HOOOS

瓦苇、景天、仙人掌,多肉植物对光照的“偏爱”大不同!养护前先搞清

0 110 爱多肉的小园丁 多肉植物光照多肉养护景天科多肉
Apple

各位肉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多肉向导。咱们养多肉,谁没为光照操碎过心?光照不足徒长、摊大饼,光照太强又晒伤、焦边,这“光”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深入聊聊多肉植物对光照的那些事儿。别再傻傻地“一视同仁”啦!不同种类的多肉,对光照的需求可是千差万别。咱们得像了解自家孩子一样,摸清它们的“脾气”,才能养出状态爆棚的美肉!

光照,多肉生长的“命脉”

别小看阳光,它可是多肉植物生存的根本。为啥这么说?

  • 光合作用的能量源泉: 和所有植物一样,多肉也靠光合作用制造养分。阳光就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没有光,它们就没法“吃饭”,自然长不好。
  • 塑造体态的关键: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多肉的株型。充足的光照能让多肉株型紧凑、叶片肥厚,颜色鲜艳。反之,光照不足,多肉就容易徒长,叶片拉长、颜色黯淡,失去观赏价值。
  • 激发色彩的魔法棒: 多肉的颜色变化,很大程度上也受光照影响。像景天科的多肉,在强光照射下,叶片中的花青素、胡萝卜素等色素会增加,呈现出 розовый、橘红、紫色等迷人的色彩。这就是所谓的“上色”、“出状态”。

简单来说,光照就像多肉的“阳光浴”,晒对了,健康又漂亮;晒错了,就可能“生病”甚至“香消玉殒”。

多肉“光照偏好”大不同:品种特性是关键

多肉品种千千万,对光照的喜好也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嗜光如命”型:景天科、部分仙人掌科

代表品种: 景天科的拟石莲花属(Echeveria)景天属(Sedum)伽蓝菜属(Kalanchoe),仙人掌科的金琥属(Echinocactus)、**乳突球属(Mammillaria)**等。

光照需求特点: 这些多肉天生“好光”,喜欢充足的阳光直射。光照越强,它们的状态就越好,颜色越鲜艳,株型也越紧凑。

生理原因分析:

  • 原生地环境: 它们的原生地大多是阳光充足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区,长期进化形成了适应强光照的生理机制。
  • 色素积累机制: 为了应对强光照射,它们会产生大量的色素,如花青素、胡萝卜素等,这些色素不仅能吸收多余的光能,保护叶绿素免受破坏,还能赋予多肉鲜艳的色彩。
  • 光合效率: 这类多肉的光合效率通常较高,能够充分利用强光进行光合作用,快速生长和积累养分。

养护要点:

  • 春秋冬季: 尽可能给予全日照,放在南向阳台或室外阳光充足的地方。通风也要好,避免闷热潮湿的环境。
  • 夏季: 夏季高温时,中午前后的强光需要适当遮阴,避免暴晒灼伤。但也不能完全遮阴,否则容易徒长。可以采用散射光或半阴环境,保证通风降温。
  • 颜色变化观察: 密切观察叶片颜色变化,如果颜色变绿、株型松散,说明光照不足,需要增加光照时长和强度。

举例说明:

  • 拟石莲花属的“晚霞之舞”: 在充足的光照下,叶片呈现出梦幻般的紫红色,叶缘的波浪也更加明显。如果光照不足,颜色会变绿,叶片也会变得平摊。
  • 景天属的“姬星美人”: 日照充足时,叶片紧凑饱满,颜色 розовый 动人。光照不足则容易徒长,叶片稀疏,颜色暗淡。
  • 仙人掌科的“金琥”: 喜光照,全日照下球体饱满,刺色金黄。光照不足则球体容易变形,刺色也会变浅。

2. “柔光慢晒”型:瓦苇属、十二卷属、部分百合科

代表品种: 瓦苇属(Haworthia),如玉露、寿、 Haworthia cooperi 等;十二卷属(Haworthiopsis),如琉璃殿、 Haworthiopsis attenuata 等;部分百合科多肉,如芦荟属(Aloe)龙舌兰属(Agave)(部分品种)等。

光照需求特点: 这类多肉不喜欢强光直射,更偏爱明亮的散射光或半阴环境。强光容易晒伤叶片,导致叶片发黄、干枯。但也不能长期阴暗,否则叶片颜色会变淡,甚至徒长。

生理原因分析:

  • 原生地环境: 它们的原生地大多是树荫下、岩石缝隙等散射光环境,长期适应了这种光照条件。
  • 叶片结构特点: 瓦苇、玉露等叶片通常比较肥厚,细胞内含有大量的水分,强光直射容易导致叶片温度过高,水分蒸发过快,造成晒伤。
  • 叶绿素含量: 相比“嗜光”型多肉,这类多肉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可能更高,更能有效地利用散射光进行光合作用。

养护要点:

  • 春秋冬季: 放置在室内明亮散射光处,如朝东、朝北的阳台,或有遮阴的南向阳台。避免阳光直射。
  • 夏季: 夏季必须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可以放在阴凉通风处,或用遮阳网遮挡大部分阳光。
  • 叶片状态观察: 观察叶片颜色和状态,如果叶片发黄、干尖,可能是光照过强;如果叶片颜色变淡、徒长,可能是光照不足。

举例说明:

  • 瓦苇属的“玉露”: 在明亮散射光下,叶片晶莹剔透,饱满水润。强光直射容易晒伤叶片,出现黄斑、干枯。
  • 十二卷属的“琉璃殿”: 喜散射光,叶片上的纹路清晰,颜色翠绿。强光下叶片容易发红,甚至晒伤。
  • 百合科的“芦荟”: 部分芦荟品种也喜欢散射光,强光容易晒伤叶片。散射光下叶片生长健壮,颜色翠绿。

3. “阴凉避光”型:极少数多肉,如仙人掌科的蟹爪兰、昙花等

代表品种: 仙人掌科的蟹爪兰属(Schlumbergera)、**昙花属(Epiphyllum)**等。

光照需求特点: 这类多肉原生地通常是热带雨林或阴暗的森林环境,非常不耐强光,喜欢阴凉通风的环境。强光直射会严重晒伤叶片,甚至导致死亡。长期阴暗环境也能存活,但生长缓慢,开花困难。

生理原因分析:

  • 原生地环境: 热带雨林、森林环境光照强度很弱,长期适应了这种环境,光合效率较低,强光反而会破坏其光合系统。
  • 叶片结构: 叶片通常比较薄,缺乏厚厚的角质层和栅栏组织来阻挡强光。

养护要点:

  • 全年: 放置在室内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可以放在朝北的房间或光线较弱的角落。
  • 避免暴晒: 夏季尤其要注意遮阴,避免中午前后的强光。即使是散射光也要避免,最好是完全阴暗的环境。
  • 通风透气: 这类多肉更注重通风透气,避免闷热潮湿的环境。

举例说明:

  • 仙人掌科的“蟹爪兰”: 喜阴凉,怕强光。散射光或半阴环境生长良好,强光直射容易晒伤叶片,甚至不开花。
  • 仙人掌科的“昙花”: 也是喜阴植物,强光会灼伤叶片。阴凉通风的环境更适合其生长和开花。

注意: “阴凉避光”型多肉在多肉植物中属于极少数,大部分常见多肉还是需要一定光照的。这里列出主要是为了更全面地介绍多肉的光照需求类型。

别“一概而论”!影响多肉光照需求的因素还有这些

除了品种特性,多肉的光照需求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 季节: 春秋冬季光照相对柔和,可以适当增加光照时长和强度。夏季光照强烈,需要适当遮阴,避免暴晒。
  • 生长阶段: 幼苗期、缓苗期多肉,对光照需求相对较低,宜采用散射光或半阴环境。成株期多肉,可以根据品种特性给予相应的光照。
  • 环境湿度: 湿度较高的环境,多肉对强光的耐受性会降低,容易晒伤。干燥环境,则相对耐晒。
  • 温差: 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多肉上色和积累养分,但也需要注意避免极端温差导致冻伤或晒伤。

“看脸色”行事!教你判断多肉是否“光照过量”或“光照不足”

与其死记硬背,不如学会观察多肉的“脸色”,及时调整光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信号”:

光照过量的信号:

  • 叶片晒伤: 叶片出现黄斑、白斑、焦斑,甚至干枯。
  • 颜色异常: 原本绿色的叶片变成不自然的灰白色或棕色。
  • 生长停滞: 多肉停止生长,甚至出现萎蔫。

光照不足的信号:

  • 徒长: 株型松散,茎干拉长,叶片稀疏,叶间距增大。
  • 颜色变绿: 原本鲜艳的颜色褪去,变成绿色或浅绿色。
  • 叶片摊大饼: 叶片平铺在盆面上,不再紧凑。
  • 生长缓慢: 长期不生长,或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应对方法:

  • 光照过量: 及时将多肉移到阴凉通风处,或进行遮阴处理。已经晒伤的叶片,可以修剪掉,但不要立即浇水,等伤口愈合后再浇。
  • 光照不足: 逐渐增加光照时长和强度,可以将多肉移到光线更好的地方,或使用植物生长灯补光。注意不要一下子 Exposure to strong light,以免晒伤。

总结:读懂多肉的“光语”,养护更上一层楼!

多肉植物的光照需求,真是一门大学问!但只要掌握了不同品种的光照偏好,学会观察多肉的“脸色”,并根据季节、环境等因素灵活调整,就能让你的多肉们健康茁壮地成长,展现出最美的姿态!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多肉的光照需求。记住,养多肉就像谈恋爱,要用心去了解、去呵护,才能收获满满的惊喜和快乐!下次见啦,肉友们!

(作者:爱多肉的小园丁)

点评评价

captcha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