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组后期进阶技巧:平行压缩让你的鼓更饱满有力!
“哎,你听我这鼓,咋感觉干巴巴的,没劲儿呢?”
“是不是没压缩啊?力度不够吧?”
“压缩了啊,每个鼓都单独压了,可还是差点意思...”
如果你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别急,今天咱就来聊聊鼓组后期处理的一个进阶技巧——平行压缩(Parallel Compression),也叫纽约压缩(New York Compression)。它能让你的鼓组在保留原始动态的同时,变得更饱满、更有力!
一、啥是平行压缩?它跟普通压缩有啥区别?
咱们先来复习一下普通压缩。简单来说,压缩器就是个“音量警察”,专门“抓”那些超过设定阈值(Threshold)的声音,然后把它们“压”下去,让整体音量更平均,动态范围更小。
普通压缩就像这样:
- 设定阈值: 告诉“警察”:“超过 -10dB 的声音都给我抓起来!”
- 设定压缩比(Ratio): 告诉“警察”:“抓起来之后,给我压下去多少!比如 4:1,就是每超过阈值 4dB,就给我压到只剩 1dB。”
- 设定启动时间(Attack Time): 告诉“警察”:“看到超标的声音,别急着动手,先观察个 10 毫秒(ms)再抓!”(防止瞬态信号被过度压缩)
- 设定释放时间(Release Time): 告诉“警察”:“声音降到阈值以下了,也别急着放,再等个 50 毫秒(ms)再松手!”(防止声音出现“抽吸”感)
普通压缩直接作用于原始音频,就像直接给鼓组“减肥”,虽然能让声音更紧实,但也可能让鼓组失去原有的“活力”。
而平行压缩,则是一种更“温柔”的方式。它不是直接给鼓组“减肥”,而是复制一份鼓组的信号,然后对复制的信号进行“魔鬼压缩”,最后再把压缩后的信号和原始信号混合起来。
平行压缩就像这样:
- 复制信号: 把原始鼓组信号复制一份,咱叫它“复制鼓”。
- 魔鬼压缩: 对“复制鼓”进行狠狠地压缩,阈值设低,压缩比设高,启动时间设短,释放时间也设短,总之就是怎么狠怎么来!
- 混合信号: 把“复制鼓”和原始鼓组信号混合起来,通常“复制鼓”的音量会比原始信号小很多。
这样一来,原始鼓组的动态基本保留,而“复制鼓”则提供了额外的“能量”和“厚度”,让整个鼓组听起来既有“拳拳到肉”的冲击力,又不失细腻的动态变化。
二、平行压缩具体咋操作?
在 DAW(数字音频工作站)里,实现平行压缩非常简单,主要有两种方法:
1. 使用发送(Send)/ 返回(Return)轨道:
- 在你的鼓组总线(Drum Buss)上,创建一个发送(Send)轨道。
- 在发送轨道上,插入一个压缩器插件。
- 对这个压缩器进行“魔鬼”设置:低阈值(比如 -20dB 或更低),高压缩比(比如 10:1 或更高),短启动时间(比如 1ms 或更短),短释放时间(比如 50ms 或更短)。
- 调整发送轨道的音量推子,控制“复制鼓”的音量,从而控制平行压缩的程度。
2. 使用辅助(Aux)轨道:
- 创建一个辅助(Aux)轨道。
- 将鼓组总线的输出设置为辅助轨道的输入。
- 在辅助轨道上,插入一个压缩器插件,进行“魔鬼”设置。
- 调整辅助轨道的音量推子,控制平行压缩的程度。
这两种方法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把原始信号复制一份,然后进行压缩,再混合。具体用哪种方法,看个人习惯。
三、平行压缩的参数设置有啥讲究?
平行压缩的参数设置没有“标准答案”,需要根据具体的音乐风格和鼓组特点进行调整。但总的来说,有几个原则可以参考:
- 阈值(Threshold): 设得低一些,让压缩器“抓”到更多的信号。通常可以从 -20dB 开始尝试,然后根据需要逐渐降低。
- 压缩比(Ratio): 设得高一些,让压缩效果更明显。通常可以从 10:1 开始尝试,甚至可以尝试无限压缩(∞:1)。
- 启动时间(Attack Time): 设得短一些,让压缩器更快地响应信号变化。通常可以从 1ms 开始尝试,甚至可以尝试更短的时间,比如 0.1ms。
- 释放时间(Release Time): 设得短一些,让压缩器更快地“松手”。通常可以从 50ms 开始尝试,然后根据需要逐渐缩短。需要注意,过短的释放时间可能会导致声音出现“抽吸”感,所以要仔细聆听。
- 混合比例: 这是平行压缩的关键!通过调整“复制鼓”的音量,来控制平行压缩的程度。通常,“复制鼓”的音量会比原始信号小很多,具体比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以从 -20dB 开始尝试,然后逐渐增加,直到找到你满意的效果。
四、平行压缩的进阶玩法
除了基本的平行压缩,还有一些进阶玩法,可以让你的鼓组更具特色:
- 多段平行压缩: 对不同频段的鼓组信号进行分别的平行压缩。比如,可以单独对底鼓(Kick)和军鼓(Snare)进行平行压缩,或者对低频、中频、高频分别进行平行压缩。
- 侧链平行压缩: 利用侧链(Sidechain)信号来控制平行压缩的触发。比如,可以用底鼓的信号来触发军鼓的平行压缩,让军鼓在底鼓敲击时更突出。
- 染色平行压缩: 在平行压缩的通道上,加入一些染色效果器,比如饱和器(Saturator)、失真器(Distortion)等,为“复制鼓”增加一些额外的“味道”。
- **使用不同的压缩器:**不同的压缩器有不同的声音特性.可以尝试使用电子管压缩器,光学压缩器,或者FET压缩器来获得不一样的染色效果.
五、实战案例分析
说了这么多,不如来个实战案例。假设我们有一段摇滚乐的鼓组,感觉有点“软”,不够“炸”。
1. 原始鼓组: 听起来比较平淡,缺乏冲击力。
2. 普通压缩: 对鼓组总线进行普通压缩,虽然能让声音更紧实,但也会损失一些动态。
3. 平行压缩: 创建一个发送轨道,插入一个压缩器,进行“魔鬼”设置(阈值 -25dB,压缩比 ∞:1,启动时间 0.5ms,释放时间 30ms)。然后,逐渐增加发送轨道的音量,直到鼓组听起来既饱满又有力,同时保留了原始的动态。
4. 染色平行压缩: 在平行压缩的通道上,再加入一个饱和器插件,稍微增加一些谐波失真,让鼓组听起来更“脏”一些,更有摇滚味。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平行压缩在提升鼓组的饱满度和力量感方面,效果非常显著,而且能更好地保留原始鼓组的动态和细节。
六、常见问题解答
Q:平行压缩只适用于鼓组吗?
A: 当然不是!平行压缩可以用于各种乐器和人声,比如贝斯、吉他、主唱等。只要你想在保留原始动态的同时,增加声音的饱满度和力量感,都可以尝试平行压缩。
Q:平行压缩会不会让声音变得“糊”?
A: 如果混合比例没调好,或者压缩参数设置不当,确实有可能让声音变得“糊”。所以,一定要仔细聆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Q: 我应该总是使用平行压缩吗?
A: 平行压缩并不是万能的.它是一种工具,一种选择.在某些情况下,普通的压缩可能更适合.或者,根本不需要压缩. 关键在于,要根据你的耳朵和音乐的需要来做决定.
七、总结
平行压缩是鼓组后期处理的一个非常实用的技巧,它能让你的鼓组在保留原始动态的同时,变得更饱满、更有力。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平行压缩,让你的音乐更上一层楼!记住,多尝试,多实践,你的耳朵才是最好的老师!
现在,去试试吧!把你的鼓组“压”出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