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OOS

告别自嗨式创作 抓住用户痛点的内容营销秘籍

0 80 老司机麦克 内容营销用户调研数据分析自嗨式创作营销策略
Apple

嘿,内容营销小伙伴们,最近是不是感觉灵感枯竭,绞尽脑汁写出来的东西却无人问津?是不是总觉得自己的内容很好,但用户就是不买账?

如果是,那你可能陷入了“自嗨式创作”的怪圈。

别担心,我今天就来跟你聊聊,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和用户调研,彻底告别“自嗨”,写出真正能打动用户的内容,让你的内容营销效果蹭蹭往上涨!

一、什么是“自嗨式创作”? 为什么我们要避免它?

“自嗨式创作”简单来说,就是创作者完全凭着自己的喜好、想象,或者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去创作内容。这种创作模式的出发点是“我喜欢”、“我觉得”,而不是“用户需要什么”、“用户关心什么”。

“自嗨式创作”的危害:

  • 用户不买账: 你觉得好的内容,用户可能完全get不到,甚至觉得无聊、与自己无关。
  • 资源浪费: 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却没有带来任何实际效果,简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 团队士气受挫: 辛辛苦苦创作出来的成果得不到认可,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
  • 与市场脱节: 长期“自嗨”,会让你对市场和用户越来越不了解,最终被淘汰。

所以,我们必须摆脱“自嗨”,把用户放在第一位,创作出真正有价值、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内容。

二、数据分析:洞察用户行为的“千里眼”

数据分析是了解用户的“千里眼”,它可以帮助我们:

  1. 了解用户画像: 用户是谁?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爱好是什么?他们经常访问哪些网站、使用哪些App?
  2. 分析用户行为: 用户在你的内容上停留了多久?他们阅读了哪些文章?点击了哪些链接?分享了哪些内容?评论了什么?
  3. 评估内容效果: 哪些内容受欢迎?哪些内容效果差?哪些内容带来了转化?

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

  • 网站分析工具: 比如Google Analytics、百度统计等,可以分析网站的流量、用户行为、转化等数据。
  • 社交媒体分析工具: 比如微博数据中心、微信公众平台数据助手等,可以分析社交媒体上的用户互动、内容传播等数据。
  • 用户行为分析工具: 比如TalkingData、友盟等,可以分析App内的用户行为。

数据分析的步骤:

  1. 明确分析目标: 你想了解什么?是用户的年龄分布?还是用户对某个话题的兴趣?
  2. 收集数据: 从各种渠道收集数据,包括网站数据、社交媒体数据、用户调研数据等。
  3. 清洗数据: 剔除无效数据、重复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4. 分析数据: 利用各种分析方法,比如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找出数据背后的规律。
  5. 得出结论: 根据分析结果,得出对用户和内容的洞察。
  6. 应用结论: 将分析结果应用到内容创作中,比如调整内容主题、优化内容形式、改进内容推广策略等。

数据分析的案例:

假设你是一个母婴类公众号的运营者,你想了解用户对“宝宝辅食”内容的兴趣。你可以:

  • 分析公众号数据: 看看哪些关于辅食的文章阅读量高、分享量多、评论区互动活跃。分析用户点击了哪些辅食食谱、购买了哪些辅食产品。
  • 分析用户画像: 看看关注你公众号的用户的年龄、性别、地域分布,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
  • 总结: 比如,你发现阅读量最高的辅食文章是“6个月宝宝辅食添加指南”,分享量最高的是“宝宝辅食过敏处理方法”,评论区最活跃的是关于“宝宝辅食食谱”的讨论。那么,你可以得出结论:你的用户对6个月宝宝辅食、辅食过敏、辅食食谱等话题比较感兴趣。

那么,你就可以根据这些结论来调整你的内容创作策略:

  • 增加关于6个月宝宝辅食的内容: 比如写更多关于6个月宝宝辅食添加的文章,分享辅食食谱、辅食制作技巧等。
  • 关注辅食过敏问题: 针对辅食过敏,写一些文章,比如辅食过敏的症状、处理方法、预防措施等。
  • 定期更新辅食食谱: 分享不同月龄宝宝的辅食食谱,满足用户的需求。

三、用户调研:聆听用户声音的“顺风耳”

数据分析虽然能帮助我们了解用户行为,但它无法解释用户为什么这样做,也无法了解用户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这时候,就需要用户调研了。

用户调研就像是用户的“顺风耳”,它可以帮助我们:

  1. 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痛点: 用户最关心什么?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希望得到什么帮助?
  2. 了解用户的想法和感受: 用户对你的内容有什么看法?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3. 了解用户的期望: 用户希望你的内容是什么样的?他们希望从你的内容中获得什么?

常用的用户调研方法:

  • 问卷调查: 收集用户对特定问题的反馈,可以定量分析,也能获得用户的定性描述。
  • 访谈: 与用户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深入了解用户的想法和感受,获得更详细的信息。
  • 焦点小组: 组织一组用户进行讨论,激发他们的想法,获得集体智慧。
  • 用户测试: 让用户体验你的内容,观察他们的行为,收集他们的反馈。
  • 社交媒体互动: 观察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评论、私信,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用户调研的步骤:

  1. 确定调研目标: 你想了解什么?是用户的需求?还是用户对内容的评价?
  2. 选择调研方法: 根据调研目标和预算,选择合适的调研方法。
  3. 设计调研问卷或访谈提纲: 确保问题清晰、简洁、易于理解,并且能够获得你想要的信息。
  4. 招募用户: 找到合适的调研对象,确保他们的代表性。
  5. 进行调研: 按照计划执行调研,收集数据。
  6. 分析数据: 整理和分析调研数据,找出用户的主要需求、痛点和期望。
  7. 得出结论: 根据分析结果,得出对用户和内容的洞察。
  8. 应用结论: 将调研结果应用到内容创作中,比如调整内容主题、优化内容形式、改进内容推广策略等。

用户调研的案例:

继续上面的母婴类公众号案例,你除了分析数据,还可以进行用户调研。

  • 设计问卷调查: 问卷可以包括以下问题:
    • 你最关注的宝宝辅食问题是什么?
    • 你希望从公众号获得什么关于辅食的信息?
    • 你对我们公众号的内容有什么建议?
    • 你对我们公众号的辅食食谱有什么评价?
  • 进行访谈: 找一些关注你公众号的宝妈,进行一对一的访谈,深入了解她们的需求和困惑。

通过用户调研,你可能会发现:

  • 用户最关注的问题是“如何给宝宝添加辅食”,她们希望得到详细的、实用的、易于操作的指导。
  • 用户希望获得更多关于不同月龄宝宝辅食的食谱,并且希望食谱简单易学,食材容易获得。
  • 用户对公众号的内容表示满意,但希望内容更丰富、更全面、更有针对性。

那么,你就可以根据这些结论来调整你的内容创作策略:

  • 制作“宝宝辅食添加全攻略”: 详细介绍宝宝辅食添加的各个阶段,包括添加原则、注意事项、常见问题等。
  • 推出“宝宝辅食食谱专栏”: 定期更新不同月龄宝宝的辅食食谱,包括食材、做法、注意事项等。
  • 增加互动环节: 鼓励用户分享自己的辅食经验、提问,并及时回复,增加用户粘性。

四、数据分析与用户调研的结合:打造“双引擎”

数据分析和用户调研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可以互相补充,共同帮助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用户。将数据分析和用户调研结合起来,才能打造出内容营销的“双引擎”,实现最佳效果。

数据分析提供“宏观视角”,用户调研提供“微观视角”。

  • 数据分析告诉你“是什么”: 用户的行为、偏好、效果等。
  • 用户调研告诉你“为什么”: 用户为什么这样做、他们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数据分析和用户调研的结合步骤:

  1. 提出问题: 确定你想了解的问题,比如“用户对我们公众号的满意度如何?”
  2. 收集数据: 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用户调研数据,比如网站数据、社交媒体数据、问卷调查数据、访谈数据等。
  3. 分析数据: 分别分析数据分析数据和用户调研数据,找出各自的结论。
  4. 整合数据: 将数据分析结论和用户调研结论结合起来,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更深层次的洞察。
  5. 得出结论: 综合分析结果,得出最终结论,并制定内容创作策略。

结合案例:

假设你运营一个美食类的公众号,你发现公众号的阅读量和转发量都很低。你首先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 分析网站数据: 发现用户停留时间短,跳出率高,说明内容不够吸引人。
  • 分析社交媒体数据: 发现用户对某些菜谱的评论和互动较少,说明内容不够受欢迎。

然后,你可以进行用户调研:

  • 设计问卷调查: 问问用户对菜谱的评价、对美食类内容的期望。
  • 进行访谈: 找一些美食爱好者,聊聊他们喜欢的美食、喜欢的内容形式。

将数据分析和用户调研结合起来,你可能会发现:

  • 用户对菜谱的评价不高,认为菜谱不够详细、不够简单易学。
  • 用户希望获得更多关于家常菜的菜谱,并且希望菜谱附带清晰的步骤图和视频。
  • 用户对美食类内容的形式更感兴趣,比如短视频、图文并茂的文章等。

那么,你就可以根据这些结论来调整你的内容创作策略:

  • 优化菜谱内容: 增加菜谱的详细步骤、配图、视频,让用户更容易上手。
  • 推出“家常菜专栏”: 分享各种家常菜的菜谱,满足用户的需求。
  • 尝试短视频、图文并茂的内容形式: 制作短视频菜谱,或者发布图文并茂的美食文章,吸引用户关注。

五、实战演练:如何利用数据和调研,避免“自嗨”

现在,我们来实战演练一下,假设你是一家美妆品牌的市场营销人员,需要策划一个关于“夏季防晒”的内容营销活动。

1. 明确目标:

  • 提高品牌知名度
  • 增加防晒产品的销量
  • 提升用户互动

2. 数据分析:

  • 分析社交媒体数据: 了解用户在夏季防晒方面的讨论热点,比如防晒霜的选择、防晒方法、晒后修复等。
  • 分析竞争对手的数据: 看看竞争对手的防晒内容,学习他们的优点,避免他们的缺点。
  • 分析网站数据: 了解用户在网站上浏览防晒产品的情况,哪些产品受欢迎,哪些产品被关注的最多。

3. 用户调研:

  • 设计问卷调查: 了解用户对防晒产品的需求、对防晒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品牌的认知等。
  • 进行用户访谈: 与一些目标用户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防晒习惯、遇到的问题、对产品的期望等。

4. 结合数据和调研,制定内容策略:

  • 确定内容主题: 根据数据分析和用户调研的结果,确定内容主题,比如“夏季防晒全攻略”、“不同肤质的防晒选择”、“晒后修复指南”等。
  • 选择内容形式: 考虑到用户喜欢的内容形式,比如图文、短视频、直播等。
  • 制定内容计划: 制定详细的内容发布计划,包括发布时间、发布平台、内容类型等。
  • 推广策略: 通过社交媒体、KOL合作、广告投放等方式,推广内容。
  • 效果评估: 监测内容的效果,包括阅读量、转发量、评论量、销量等,并根据效果进行调整。

5. 避免“自嗨”:

  • 不要主观臆断: 避免凭借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内容主题和形式,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 及时调整: 监测内容效果,及时调整内容策略,根据用户反馈进行优化。
  • 持续学习: 关注行业动态,学习最新的内容营销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六、数据与调研的局限性:别忘了“人性”

虽然数据分析和用户调研非常重要,但它们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 数据不一定代表真实: 数据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抽样偏差、统计误差等,不一定能完全反映用户的真实情况。
  • 用户调研可能存在偏差: 用户可能受到社会期望、个人偏见的影响,在回答问题时,不一定说实话。
  • 数据和调研无法预测未来: 数据和调研只能反映过去和现在的情况,无法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因此,在进行内容创作时,除了要依赖数据分析和用户调研,也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判断和对人性的理解。

记住:

  • 数据和调研只是辅助工具,不是万能的。
  • 内容创作的本质是沟通,是与人交流。
  • 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用户需要什么,关心什么,才能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七、总结:让内容营销更上一层楼

摆脱“自嗨式创作”,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实践、总结。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调研,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用户,创作出更精准、更有效的内容,实现内容营销的目标。

核心要点:

  • 明确目标: 知道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效果。
  • 了解用户: 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调研,了解用户的需求、喜好、痛点。
  • 以用户为中心: 创作内容时,始终以用户为中心,考虑用户需要什么,关心什么。
  • 不断优化: 监测内容效果,及时调整内容策略,不断提升内容质量。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助你摆脱“自嗨式创作”,写出更受欢迎、更有效的内容!加油!

点评评价

captcha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