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OOS

腰椎管狭窄微创手术全攻略:椎间孔镜、椎板切除术优劣对比及术后康复详解

0 135 骨科小百科 腰椎管狭窄椎间孔镜术后康复
Apple

“哎呦,这腿麻得,走两步就得歇会儿!” 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家里的老人这么抱怨?这很可能是腰椎管狭窄症在作祟。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治疗方法,特别是椎间孔镜和椎板切除术,帮你全面了解这两种手术的优缺点、适合人群,还有术后康复的那些事儿。

一、 啥是腰椎管狭窄症?

在咱们的腰椎里,有一个重要的“通道”——椎管,里面住着神经和血管。随着年龄增长,或者因为外伤、劳损等原因,这个“通道”可能会变窄,就像水管里长了水垢一样,神经和血管就会受到压迫,出现各种不舒服的症状。

1.1 症状表现

  • 间歇性跛行:这是最典型的症状!走一段路就觉得腿疼、腿麻、没劲儿,必须得蹲下来或者坐下歇一会儿才能缓解。休息一会儿又能走一段,但走着走着又不行了,如此反复。
  • 腰痛:腰部酸胀、疼痛,有时还会牵扯到臀部。
  • 下肢放射痛:从腰部沿着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一直到脚底,像过电一样地疼、麻。
  • 马尾综合征:严重的腰椎管狭窄会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会阴区麻木等症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一旦出现,就要赶紧去看医生!

1.2 为什么会得腰椎管狭窄症?

  • 年龄增长:这是最主要的原因。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会退变、突出,椎管周围的韧带会增生、肥厚,骨质也会增生,这些都会导致椎管变窄。
  • 外伤:腰部扭伤、摔伤等可能会导致椎管内的结构损伤,引起椎管狭窄。
  • 劳损:长期弯腰、负重等不良姿势会加速腰椎的退变,增加患腰椎管狭窄症的风险。
  • 先天性因素:有些人天生椎管就比较狭窄,更容易出现症状。

二、 微创手术:不开大刀也能治病!

以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主要靠开放手术,也就是“开大刀”。这种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很多老年人身体吃不消。现在,微创手术越来越成熟,不开大刀也能解决问题!

2.1 微创手术的优势

  • 创伤小:手术切口只有几毫米或者几厘米,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很小。
  • 出血少: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很少,一般不需要输血。
  • 恢复快: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以更快地回到正常生活。
  • 并发症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2.2 常见的微创手术方式

目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最常用的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是椎间孔镜和椎板切除术。下面咱们就来详细对比一下这两种手术。

2.2.1 椎间孔镜

椎间孔镜就像一个“微型摄像头”,通过腰部侧面的一个小孔(不到1厘米)进入椎管,医生可以通过“摄像头”清晰地看到椎管内的情况,然后用特殊的器械把压迫神经的组织切除掉,从而解除神经压迫。

优点:

  • 创伤更小:切口更小,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更小。
  • 恢复更快:术后恢复更快,有些患者甚至可以当天出院。
  • 视野更清晰:椎间孔镜可以提供更清晰的手术视野,医生操作更精准。
  • 并发症更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

缺点:

  • 适应症较窄:不是所有类型的腰椎管狭窄症都适合做椎间孔镜。对于中央型椎管狭窄、多节段狭窄、伴有严重腰椎不稳等情况,椎间孔镜可能效果不好。
  • 学习曲线较长:椎间孔镜技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大量的实践才能熟练掌握。
  • 费用较高:椎间孔镜手术的费用相对较高。

适合人群:

  • 侧隐窝型、椎间孔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
  • 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
  • 年轻、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

2.2.2 椎板切除术(微创)

椎板切除术是在腰部中间做一个小切口(几厘米),通过显微镜或者内镜,把一部分椎板切除掉,扩大椎管的容积,从而解除神经压迫。现在的椎板切除术也越来越微创化,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器械和技术,尽量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优点:

  • 适应症更广:可以治疗各种类型的腰椎管狭窄症,包括中央型、侧隐窝型、多节段狭窄等。
  • 技术成熟:椎板切除术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经典手术方式,技术成熟,医生经验丰富。
  • 费用较低:椎板切除术的费用相对较低。

缺点:

  • 创伤相对较大:与椎间孔镜相比,椎板切除术的创伤相对较大。
  • 恢复相对较慢: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
  • 可能影响腰椎稳定性:切除部分椎板可能会对腰椎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术后需要加强康复锻炼。

适合人群:

  • 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
  • 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
  • 伴有腰椎不稳的患者。
  • 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

三、 术后康复:和手术一样重要!

做完手术,可不是万事大吉了!术后康复和手术一样重要,甚至可以说,康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手术效果的好坏。

3.1 术后康复的原则

  • 早期活动:术后早期(一般是术后第二天)就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比如床上翻身、坐起、站立等。早期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加速伤口愈合。
  • 循序渐进:康复锻炼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和强度,不能操之过急。
  • 个体化:每个人的病情、身体状况、手术方式都不同,康复方案也要个体化,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
  • 长期坚持:康复锻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2 术后康复的具体方法

3.2.1 术后早期(1-3天)

  • 床上活动
    • 踝泵运动:平躺在床上,双腿伸直,用力勾脚尖、绷脚尖,反复进行。这个动作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平躺在床上,双腿伸直,大腿肌肉用力绷紧,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反复进行。这个动作可以锻炼大腿肌肉,预防肌肉萎缩。
    • 直腿抬高练习:平躺在床上,一条腿伸直,慢慢抬高,与床面呈45度角,保持5秒钟,然后慢慢放下,反复进行。这个动作可以锻炼腰背部和腿部肌肉。
    • 床上翻身:在床上练习翻身,可以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
  • 下床活动
    • 坐起:在床上坐起,双脚踩在地上,身体保持直立。刚开始时,可以在床边放一个凳子,扶着凳子坐起,逐渐过渡到不用凳子。
    • 站立:在床边站立,双手扶着床沿或者凳子,保持身体平衡。刚开始时,站立时间可以短一些,逐渐增加站立时间。
    • 行走:在房间里慢慢走动,步子不要太大,速度不要太快。刚开始时,可以扶着墙或者家具走,逐渐过渡到不用扶。

3.2.2 术后中期(4-14天)

  • 加强腰背部肌肉锻炼
    • 五点支撑:平躺在床上,双腿屈膝,双脚踩在床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用头、双肘、双脚五个点支撑身体,将腰部和臀部抬起,保持5秒钟,然后慢慢放下,反复进行。这个动作可以锻炼腰背部肌肉。
    • 小燕飞:俯卧在床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双腿伸直,同时抬起头部和双腿,使身体呈反弓形,保持5秒钟,然后慢慢放下,反复进行。这个动作可以锻炼腰背部肌肉。
    • 桥式运动: 仰卧位,双膝屈曲,双足平放床上,双臂平放于身体两侧。呼气时挺腹,抬起骨盆和腰部,吸气时缓慢放下。重复 10-15 次。
  • 增加活动量
    • 增加行走距离和时间:逐渐增加行走距离和时间,可以到户外散步。
    • 进行一些轻度的家务劳动:比如扫地、擦桌子等。

3.2.3 术后晚期(15天以后)

  • 恢复正常生活
    • 恢复工作:可以逐渐恢复工作,但要注意避免弯腰、负重等不良姿势。
    • 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比如游泳、慢跑、太极拳等。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要太大,时间不要太长,避免剧烈运动。

3.3 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避免弯腰、负重:术后一段时间内要避免弯腰、负重,以免增加腰椎的负担。
  • 保持正确的姿势:坐、站、走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腰椎的负担,不利于康复。要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 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会影响伤口愈合,不利于康复。
  • 定期复查:术后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康复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
  • 剧烈腰痛或腿痛
  • 大小便失禁或困难
  • 足部或腿部无力或麻木加重

四、 总结

腰椎管狭窄症并不可怕,微创手术可以帮助你摆脱病痛,重拾健康生活。椎间孔镜和椎板切除术各有优缺点,适合不同类型的患者。选择哪种手术方式,一定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术后康复和手术一样重要,一定要认真对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锻炼。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战胜病魔,拥有一个健康的腰椎!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留言提问,我会尽力解答!记住,咱们的目标是:健健康康,活到老,走到老!

点评评价

captcha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