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OOS

宝宝分离焦虑也分“类型”?不同依恋模式,表现大不同!

0 74 育儿小当家 分离焦虑依恋理论育儿经验
Apple

“哇”的一声,宝宝又哭了!只要你一放下他,或者离开他的视线,他就开始“惊天动地”地哭闹,非要你抱抱、哄哄才肯罢休。这是不是你家宝宝的日常?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这就是典型的“分离焦虑”。

不过,你知道吗?宝宝的分离焦虑,其实也分“类型”哦!这跟宝宝的“依恋模式”有关。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不同依恋类型的宝宝,在分离焦虑上都有啥不一样,咱们又该怎么应对。

啥是依恋?

在说分离焦虑之前,咱们先得搞清楚“依恋”是啥。简单来说,依恋就是宝宝和主要抚养者(通常是妈妈)之间建立的一种特殊的、深厚的情感连接。这种连接,对宝宝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会影响他未来的性格、人际关系等等。

著名的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和玛丽·安斯沃思(Mary Ainsworth)提出了“依恋理论”,他们认为,宝宝天生就有寻求与主要抚养者亲近的倾向,这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宝宝和抚养者之间的互动方式,会逐渐形成不同的“依恋模式”。

依恋模式有哪些?

安斯沃思通过“陌生情境实验”,把宝宝的依恋模式分成了四种:

  1. 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

    • 分离时:宝宝可能会哭闹,但当妈妈回来时,会很快平静下来,并且愿意继续探索周围的环境。
    • 妈妈回来后:宝宝会主动寻求妈妈的安慰,并且很容易被安抚。
    • 特点:这类宝宝对妈妈有足够的信任,知道妈妈会回应自己的需求,所以内心比较有安全感。
  2. 回避型依恋(Avoidant Attachment)

    • 分离时:宝宝可能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甚至对妈妈的离开“无动于衷”。
    • 妈妈回来后:宝宝会回避与妈妈的眼神接触,或者对妈妈的亲近表示抗拒。
    • 特点:这类宝宝可能在情感上比较“独立”,但实际上,他们可能是在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他们可能觉得妈妈并不能靠,所以干脆不去依赖。
  3. 矛盾型依恋(Resistant/Ambivalent Attachment)

    • 分离时:宝宝会表现出极度的焦虑和不安,哭闹不止。
    • 妈妈回来后:宝宝既想靠近妈妈,又对妈妈表现出愤怒和抵抗,很难被安抚。
    • 特点:这类宝宝对妈妈的情感很矛盾,一方面渴望妈妈的关注,另一方面又担心妈妈会再次离开,所以总是处于一种“纠结”的状态。
  4. 混乱型依恋(Disorganized Attachment)

    • 分离和重聚时:宝宝的行为没有明显模式,可能同时表现出回避和矛盾的特征,或者出现一些奇怪的行为,比如僵住、重复动作等。
    • 特点:这类宝宝的依恋模式最不稳定,他们可能经历过一些创伤性的事件,导致他们对抚养者既害怕又依赖。

不同依恋模式,分离焦虑大不同!

了解了依恋模式,咱们再来看看不同依恋类型的宝宝,在分离焦虑上的表现:

  • 安全型宝宝:分离焦虑通常比较短暂,容易被安抚。他们知道妈妈只是暂时离开,很快就会回来,所以不会过度焦虑。
  • 回避型宝宝:表面上看起来不焦虑,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可能也很不安。只是他们习惯了压抑自己的情感,不表现出来而已。所以,别看他们不哭不闹,其实也需要咱们的关注和安抚。
  • 矛盾型宝宝:分离焦虑最严重,哭闹最厉害。他们对妈妈的离开非常敏感,而且很难被安抚。这类宝宝最需要咱们的耐心和理解。
  • 混乱型宝宝:分离焦虑的表现不固定,可能一会儿哭,一会儿又不哭,或者出现一些奇怪的行为。这类宝宝需要咱们更多的关注和专业的帮助。

应对不同类型宝宝的分离焦虑,咱们可以这样做:

1. 建立安全型依恋

这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安全型依恋的宝宝,内心更有安全感,分离焦虑也会更轻。怎么建立安全型依恋呢?

  • 及时回应宝宝的需求:宝宝哭了、饿了、尿了,咱们要及时回应,让他知道你是可靠的,是可以依赖的。
  • 多跟宝宝互动:多抱抱他、亲亲他、跟他玩游戏、跟他说话,让他感受到你的爱和关注。
  • 保持一致性:不要一会儿热情,一会儿冷淡,让宝宝摸不着头脑。稳定的、一致的养育方式,能让宝宝更有安全感。

2. 针对不同类型宝宝,采取不同策略

  • 回避型宝宝:不要强迫他跟你亲近,给他一些空间,但同时也要让他感受到你的关心。比如,你可以默默地陪在他身边,等他主动靠近你。
  • 矛盾型宝宝:给他更多的耐心和安抚,告诉他你爱他,你不会离开他。可以尝试一些分离的小游戏,比如躲猫猫,让他慢慢适应分离。
  • 混乱型宝宝:如果宝宝的情况比较严重,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3. 创造“分离仪式”

每次离开宝宝之前,可以跟他进行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比如亲亲他、抱抱他、告诉他你要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这样可以增加宝宝的可预测感,减少他的焦虑。

4. 循序渐进地练习分离

可以从短时间的分离开始,比如几分钟、十几分钟,然后逐渐延长时间。让宝宝慢慢适应分离的过程。

5. 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咱们的情绪会影响宝宝,所以,即使咱们内心也很焦虑,也要尽量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给宝宝传递正能量。

写在最后

宝宝的分离焦虑,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咱们要做的,不是去“消灭”它,而是去理解它、接纳它,然后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它。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咱们要根据自己宝宝的情况,找到最适合他的应对方法。相信通过咱们的努力,每个宝宝都能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健康快乐地成长!

点评评价

captcha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