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OOS

B超大揭秘:不同年龄段的“照妖镜”,看看你和家人都照对了吗?

0 74 体检小达人 B超超声检查健康体检
Apple

“哎呀,最近肚子有点不舒服,要不要去做个B超看看?”

“我家宝宝最近好像不太爱吃饭,医生建议做个B超,会不会有啥影响啊?”

“我妈每年体检都做B超,这玩意儿真的靠谱吗?”

……

相信大家对B超都不陌生,但你真的了解它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B超这个“照妖镜”,看看它在不同年龄段都有啥神奇的用处,以及它到底是怎么帮我们揪出身体里的“小妖怪”的。

一、B超是个啥?“照妖镜”原理大公开!

B超,全名叫B型超声检查,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来观察身体内部情况的检查方法。别看它名字里带个“超”字,就以为它有多么高大上,其实原理很简单。

你可以把B超想象成一个会“唱歌”的“蝙蝠侠”。它会发出一种我们听不见的“歌声”(超声波),这种“歌声”遇到咱们身体里的器官、组织时,会产生不同的“回声”。B超仪器接收到这些“回声”,再把它们转化成图像,显示在屏幕上,医生就能通过这些图像来判断咱们身体里有没有啥问题了。

1. “回声”的秘密:不同组织,不同声音

为啥不同的“回声”能反映出不同的问题呢?这是因为咱们身体里的不同组织,比如肌肉、脂肪、血液、骨骼等等,它们的密度、弹性都不一样。超声波遇到它们,产生的“回声”自然也就不一样。就像我们敲击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也不同一样。

2. B超的“眼睛”:探头

B超的“眼睛”就是那个在咱们身上滑来滑去的“探头”。探头里有一个重要的部件,叫做“压电晶体”。这个“压电晶体”既能发出超声波,也能接收超声波。不同的探头,形状、大小、频率都不一样,适合检查的部位也不同。

3. B超的“大脑”:图像处理系统

B超的“大脑”就是图像处理系统。它负责把“探头”接收到的“回声”信号,转化成我们能看懂的图像。现在的B超技术越来越先进,图像也越来越清晰,甚至还能看到彩色的血流图像(彩色多普勒超声)。

二、不同年龄段,B超的“照妖”重点不一样!

B超可不是“一刀切”的检查方法,它在不同年龄段,关注的重点也不同。就像我们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挑选玩具一样,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来选择。

1. 婴幼儿:小肚肚里的“秘密花园”

对于小宝宝来说,B超最常用来检查的就是他们的“小肚肚”。

  • 消化系统问题:宝宝经常吐奶、腹泻、便秘?B超可以看看他们的肠胃有没有啥问题,比如有没有肠套叠、幽门梗阻等等。
  • 肝胆问题:宝宝黄疸一直不退?B超可以看看他们的肝脏、胆囊有没有啥异常。
  • 泌尿系统问题:宝宝尿尿不正常?B超可以看看他们的肾脏、膀胱有没有啥问题。
  • 颅脑问题:有些宝宝出生时会有颅内出血的情况,B超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

**温馨提示:**给宝宝做B超,最好选择在宝宝吃饱、睡足、情绪稳定的时候。这样宝宝比较配合,检查结果也更准确。

2. 青少年:青春期的“烦恼”

进入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B超也能帮我们解决一些“成长的烦恼”。

  • 女生:月经不规律、痛经严重?B超可以看看子宫、卵巢有没有啥问题,比如有没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等等。
  • 男生:睾丸疼痛、肿大?B超可以看看睾丸、附睾有没有啥问题,比如有没有睾丸炎、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等等。
  • 甲状腺问题:脖子变粗、心慌、手抖?B超可以看看甲状腺有没有啥问题,比如有没有甲状腺结节、甲亢等等。

3. 中青年:职场“压力山大”,身体也要“减压”

中青年时期,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身体容易出现各种“小毛病”。B超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这些“小毛病”,避免它们变成“大问题”。

  • 肝胆脾胰:经常熬夜、喝酒、应酬?B超可以看看肝脏、胆囊、脾脏、胰腺有没有啥问题,比如有没有脂肪肝、胆结石、胰腺炎等等。
  • 乳腺:乳房胀痛、有肿块?B超可以看看乳腺有没有啥问题,比如有没有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癌等等。(乳腺癌筛查,B超是重要的辅助手段,但不能替代钼靶检查。)
  • 妇科:白带异常、下腹疼痛?B超可以看看子宫、附件有没有啥问题,比如有没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等等。
  • 浅表包块:身体各处出现的体表肿物,包括皮下脂肪瘤,纤维瘤,淋巴结肿大等。

4. 中老年:关注“三高”,警惕“隐形杀手”

进入中老年,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容易找上门。B超可以帮助我们监测这些慢性病的进展情况,及早发现并发症。

  • 颈动脉: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B超可以看看颈动脉有没有狭窄、斑块,评估脑卒中的风险。
  • 心脏:胸闷、气短、心慌?B超可以看看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评估心脏病的风险。(心脏B超,也叫超声心动图,是一种特殊的B超检查。)
  • 腹主动脉:腹部搏动性肿块?B超可以看看腹主动脉有没有扩张、动脉瘤,评估血管破裂的风险。
  • 泌尿系统:尿频、尿急、尿痛?B超可以看看肾脏、膀胱、前列腺(男性)有没有啥问题,比如有没有肾结石、膀胱炎、前列腺增生等等。

三、B超的“超能力”:不只是“照妖”,还能“治病”!

B超可不仅仅能“照妖”,它还能“治病”!

1. 介入超声:精准打击“病灶”

介入超声,是指在B超的引导下,进行各种穿刺、活检、抽液、置管、注药等操作。就像给“病灶”装上了“GPS”,可以精准打击,减少损伤。

  • 囊肿穿刺:B超引导下,用细针穿刺囊肿,抽出囊液,缓解症状。
  • 脓肿引流:B超引导下,将引流管插入脓肿,排出脓液,促进愈合。
  • 肿瘤消融:B超引导下,将射频针、微波针等插入肿瘤,通过加热等方式,杀死肿瘤细胞。

2. 超声造影:让“病灶”无处遁形

超声造影,是指在B超检查前,先给患者注射一种特殊的“造影剂”。这种“造影剂”可以增强“病灶”的回声,让“病灶”在B超图像上显示得更清楚。就像给“病灶”打上了“荧光标记”,让它无处遁形。

  • 肝脏肿瘤:超声造影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肝脏肿瘤的性质、大小、数目,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 肾脏肿瘤:超声造影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肾脏肿瘤的性质、大小、数目,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四、关于B超的那些“误解”,你中招了吗?

1. B超有辐射,对身体有害?

B超利用的是超声波,而不是X射线,所以没有辐射!没有辐射!没有辐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对人体没有电离辐射的危害。目前的研究也没有发现B超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孕妇、小孩都可以放心做B超。

2. B超检查前要憋尿?

不是所有的B超检查都需要憋尿!

只有检查膀胱、前列腺、子宫、附件等盆腔器官时,才需要憋尿。因为充盈的膀胱可以把肠道推开,让这些器官显示得更清楚。

其他部位的B超检查,比如肝胆脾胰、甲状腺、乳腺等,都不需要憋尿。

3. B超检查结果一定准确?

B超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

  • 医生的经验和水平:不同的医生,对B超图像的解读能力不同。
  • 仪器的性能:不同的B超仪器,图像的清晰度不同。
  • 患者的配合程度:患者的体型、呼吸、肠道气体等,都会影响B超图像的质量。

所以,B超检查结果只是一个参考,不能完全依赖它。如果B超检查结果有疑问,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比如CT、MRI等,才能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五、写在最后:B超虽好,也不能“滥用”!

B超虽然是一种安全、方便、经济的检查方法,但也不能“滥用”。

  • 不要把B超当成“万能”的检查:B超有它的局限性,有些疾病B超是看不出来的。
  • 不要频繁做B超:虽然B超没有辐射,但也不要没事就去做B超。毕竟,任何检查都有一定的风险,虽然很小。
  • 听从医生的建议:如果身体不舒服,一定要去看医生,让医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做B超,以及做什么部位的B超。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B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记住,B超只是我们了解身体状况的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点评评价

captcha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