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OOS

长期被吼叫的孩子,会更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吗?

0 9 知心姐姐 亲子关系儿童心理有效沟通
Apple

孩子长期被父母吼叫,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是否更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是的,长期被父母吼叫的孩子,更容易出现以下心理问题:

  • 低自尊和不自信: 频繁的吼叫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做什么都是错的,从而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自信心会受到严重打击。
  • 焦虑和恐惧: 孩子会生活在对父母吼叫的恐惧中,变得小心翼翼,害怕犯错,长期处于焦虑状态。
  • 讨好型人格: 为了避免被吼叫,孩子可能会通过讨好父母来获得认可和安全感,逐渐形成讨好型人格,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
  • 缺乏安全感: 吼叫破坏了亲子间的信任和安全感,孩子会觉得父母是不稳定和不可预测的,难以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
  • 情绪障碍: 长期压抑情绪,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抑郁、易怒、情绪失控等问题。

除了批评指责,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才能表达自己的期望,又不伤害孩子的自尊?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冷静下来再沟通: 当你感到情绪激动时,先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吼叫往往是情绪失控的表现,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2. 表达感受,而非指责: 使用“我信息”来表达你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孩子。“我感到很失望,因为你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比“你怎么这么懒,总是拖延”更有效。
  3. 具体地指出问题: 不要笼统地批评孩子,要具体地指出他/她的行为问题,并解释为什么这个行为是不恰当的。“这次考试你没有认真检查,导致错了很多不该错的题目”比“你总是这么粗心大意”更有帮助。
  4. 倾听孩子的想法: 给孩子机会解释自己的行为,理解他们的动机和困难。
  5. 寻找解决方案: 和孩子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鼓励他们参与决策,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6. 肯定孩子的努力: 即使孩子没有达到你的期望,也要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虽然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但我看到了你的努力,下次我们一起努力”
  7. 表达爱和支持: 让孩子知道你爱他们,无论他们做得好不好。拥抱、亲吻、鼓励的话语都能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8.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你发现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孩子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心理问题,请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记住: 沟通的目的是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发泄你的情绪。

点评评价

captcha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