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OOS

新买多肉叶软色淡?别慌!手把手教你如何安全度过“服盆期”

0 5 多肉迷小芳 多肉养护服盆期植物新手
Apple

看到你新买的多肉叶子发软、颜色变淡,别担心,这几乎是每个多肉新主人都会遇到的情况!你猜得没错,这很可能就是多肉植物在经历“服盆期”。

什么是多肉的“服盆期”?

“服盆期”是多肉植物从一个环境(比如大棚、花卉市场)被移植到新环境(你家花盆里)后,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并重新生长根系,从而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过程。多肉的根系在运输、换盆过程中会受到损伤,甚至有些是砍头苗(没有根),它们需要时间长出新的毛细根,才能正常工作。

所以,叶子发软、颜色变淡,多半是新根还没长好,无法有效吸收水分导致的“缺水表现”,而不是生病了。这是一个正常且必须经历的阶段,需要我们多一点耐心。

服盆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 叶子发软、褶皱: 这是最常见的缺水信号。老叶片会消耗自身储存的水分和养分来支持新根的生长,所以它们会先表现出消耗状态。
  • 颜色变淡: 一方面是因为植物处于应激状态,光合作用效率不高;另一方面,一些多肉的“上色”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温差刺激,服盆期通常不建议直接强光暴晒,颜色自然会暂时变淡。
  • 底部叶片干枯消耗: 正常的生理现象,植物在自救,用老叶片的能量供给新根。

服盆期应该怎么照护,让它快点适应新环境?

关键在于“稳”和“缓”,给多肉一个压力较小的环境去安心长根。

  1. 土壤选择与上盆:

    • 土壤: 建议使用疏松透气、排水性好的多肉专用土,可以自己配制,比如泥炭土/椰糠(3-5份)+颗粒土(5-7份,如鹿沼土、赤玉土、硅藻土、麦饭石等)。颗粒土比例高有助于排水透气,减少烂根风险。
    • 上盆: 如果是裸根苗或需要换土的苗,修剪掉枯死、损伤的根系,晾干伤口(1-2天)。然后将多肉轻轻放入盆中,用土填实,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上盆后可以轻拍花盆,让土壤下沉更密实。
    • 注意: 如果是带原土上盆,尽量减少对根系的干扰,避免散开太多土团。
  2. 上盆后的第一次浇水:

    • 时机: 通常建议上盆后先不要立即浇水,静置2-3天,让根系的细微伤口愈合,避免感染。
    • 方式: 第一次浇水要“透”,也就是水从盆底流出。之后就进入控水阶段。
    • 例外: 如果多肉状态特别差,叶片已经很软,环境又很干燥,可以考虑在第二天或第三天沿盆边少量给水,或者使用浸盆法快速湿润土壤底部,但要确保盆土本身透气性好。
  3. 光照环境:

    • 服盆初期: 放在明亮、通风良好但没有强光直射的地方。散光是最好的选择。避免阳光直射,因为新根未稳,强光会加速水分蒸发,多肉无法及时补充,更容易出现问题。
    • 逐渐适应: 当你观察到多肉的叶片逐渐恢复饱满,中心有新叶长出,表明它已经开始服盆,可以慢慢增加光照时间,逐渐移到阳光更充足的地方。
  4. 浇水策略:

    • 关键: 服盆期浇水是门大学问,原则是“少量多次,宁干勿湿”。
    • 判断时机: 不要死板地规定几天浇一次。观察底部的叶片如果继续软塌,但顶部新叶没有明显变化,可以沿盆边少量给水。少量水可以刺激根系向下生长,寻找水源。
    • 试探性浇水: 每次浇水不要完全浇透,可以只湿润表层土,或者只浇三分之一的水量。观察2-3天,如果叶片稍有恢复,说明新根有吸收能力了。
    • 浸盆法: 如果长时间不服盆,叶片持续消耗,可以尝试浸盆。将花盆放入水深约1/3的盆中,让水从盆底慢慢渗入,持续10-20分钟。浸盆后一定要放在通风处,加速盆土干燥。浸盆的频率不宜过高。
    • 底盆积水: 严禁底盆积水,这是烂根的头号杀手!
  5. 通风与温度:

    • 通风: 任何时候,良好的通风都是多肉健康的保障。服盆期尤其重要,可以帮助盆土更快干燥,减少细菌滋生。
    • 温度: 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适宜温度(15℃-25℃)是最佳的。避免忽冷忽热,极端高温或低温都会延长服盆期。
  6. 耐心与观察:

    • 服盆是一个过程,短则一周,长则一两个月,甚至更久。不要每天去抠土看根,那样只会损伤新生的根系。
    • 多观察多肉的整体状态,主要是叶片的变化、中心是否有新叶长出。新叶长出是服盆成功的重要标志!

小贴士:

  • 不要轻易施肥: 服盆期的多肉根系脆弱,无法吸收肥料,反而可能烧伤根系。
  • 不要频繁换盆: 一次换盆后,就让它安心在当前环境生长。
  • 记录: 如果你养的多肉比较多,可以记录下购买日期、上盆日期、浇水日期和植物状态,有助于你总结经验。

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你的多肉宝宝顺利度过服盆期,早日展现出它最美丽的状态!祝你养肉成功!

点评评价

captcha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