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OOS

孩子突然内向?家长这样沟通,帮孩子走出心事阴霾

0 4 暖心妈妈小D 亲子沟通儿童心理校园问题
Apple

最近看到有家长跟我一样,孩子突然变得内向,不爱和以前的朋友玩,很担心是不是学校里发生了什么。这种感觉真的让人很焦急,想知道真相又怕问错了方法,反而让孩子更封闭。

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后来总结了一些小技巧,希望能帮助你和孩子顺利沟通,了解情况。记住,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和支持,而不是被审问。

第一步:营造轻松安全的沟通氛围
孩子需要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才能开口。

  • 选择合适的时机: 避免在孩子刚放学、写作业或睡觉前等疲惫或压力大的时候。饭后散步、睡前故事时间,或者一起做家务、玩游戏时,都是不错的选择。
  • 物理距离的舒适性: 不要面对面坐着像审讯一样,可以并排坐着,或者在做其他事情时随意地聊。眼神接触要温柔,而不是紧盯。
  • 倾听优先,少说多听: 表现出真诚的倾听意愿。告诉孩子:“我注意到你最近有些不一样,如果你愿意,我随时都在这里听你说,没什么好怕的。”

第二步:观察与温和提问,避免直接质问
直接问“学校是不是有人欺负你?”或者“你是不是和同学吵架了?”往往会适得其反。

  • 描述性观察: 温和地指出你观察到的变化,不带评判。“我注意到你最近回家后话少了些,也不太提朋友的事了,是遇到了什么心事吗?”
  • 开放式提问: 用“什么”、“怎么”、“感受”等词语引导孩子表达。“你最近在学校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什么让你觉得不太开心的事情?”“你和XXX(某个以前的朋友)最近在玩什么?”
  • 引入第三方话题: 可以从动画片、书本或者新闻中相似的情节入手,问孩子“如果你是TA,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借此了解孩子的价值观和对某些情况的看法。

第三步:共情与肯定,建立信任
当孩子开始表达时,无论说了什么,都要给予积极回应。

  • 表达理解与共情: “听起来你当时一定很难过/很生气。”“我明白这种感觉,我小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感受是被理解和接受的。
  • 肯定孩子的感受: 告诉孩子,感受到不开心、害怕、生气都是正常的。“有这些感受没关系,你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一起想办法。”
  • 避免批评或说教: 即使孩子说的内容让你觉得不妥,也要先听完,再沟通。不要立刻评价对错,更不能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你怎么这么没用”。
  • 保证保密性: 郑重承诺,孩子说的话不会被大人随意传播,除非涉及到安全问题,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第四步:提供支持和解决方案
一旦孩子开口,无论事情大小,都要认真对待。

  • 明确表达支持: “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爸爸妈妈会永远支持你。”“我们一起解决,没关系。”
  • 一起探讨解决方案: 问孩子“你希望我们怎么帮你?”“你觉得有什么办法能让情况好起来?”让孩子参与决策,增强他们的掌控感。
  • 必要时寻求外部帮助: 如果孩子遇到的问题比较严重,比如校园霸凌、心理困扰等,要勇敢寻求老师、学校心理老师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告诉孩子这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勇敢地寻求支持。

第五步:耐心与持续关注
孩子的变化不会一蹴而就,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时间。

  • 不要期望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 孩子可能需要多次沟通才能完全敞开心扉。
  • 保持日常的亲密互动: 即使问题暂时没有进展,也要继续和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让他们知道你一直在关注和爱他们。
  • 关注微小的积极变化: 即使孩子只是说了一点点,也要给予鼓励和肯定。

孩子的心灵是敏感而脆弱的,当他们出现异常时,正是他们需要我们更多关注和理解的时候。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你打开孩子的心扉,让孩子重新找回快乐。

点评评价

captcha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