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看到您的蟹爪兰往年都开得好好的,今年突然“罢工”了,心里一定挺着急的。叶子倒是长得很长,这确实是个常见的信号,说明营养可能都供给生长了,没顾得上开花。您提到的“短日照”这个问题非常关键,您猜得没错,蟹爪兰确实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
咱们先来详细聊聊蟹爪兰为什么突然不开花,以及如何科学地帮它重新开出美丽的花朵。
蟹爪兰为何“叶盛花稀”?
首先,您家蟹爪兰叶子长得好,说明日常养护基础不错,但开花需要特定的条件。今年突然不开花,往往是某个关键环节出了问题。
短日照需求没满足到位(最可能的原因)
蟹爪兰(Schlumbergera spp.),也被称为圣诞仙人掌或感恩节仙人掌,它们的原生环境在巴西热带雨林的树上,习惯了热带地区日照时间变化不大的环境。但在我们这里,它们需要经历一段“短日照”和“适度低温”的时期才能分化花芽。- 什么是短日照? 简单来说,就是每天光照时间少于某个临界值(比如10-12小时),而黑暗时间要足够长(比如12-14小时或更长)。这与植物激素的调节有关,在长时间的黑暗下,会触发开花信号。
- 为什么今年突然不开了? 很可能您家今年的环境变化,无意中打乱了它的短日照周期。比如:
- 夜晚客厅灯、阳台灯开得晚、关得晚,或者附近有路灯、广告牌灯光长时间照射。
- 搬到了一个光照更强、夜晚环境更亮的地方。
- 这些人工光照,哪怕强度不高,也会“欺骗”植物,让它以为还是白天,从而抑制花芽分化。
温度不适宜
蟹爪兰在花芽分化期除了需要短日照,还需要一个相对凉爽的环境。理想的温度范围大约在10-15℃之间,持续4-6周。如果这段时间温度过高(比如超过20℃),即使短日照条件满足,也可能抑制花芽分化。反之,如果温度过低,也可能导致冻害或生长停滞。营养失衡——“偏施氮肥”
您提到叶子长得很长,这很可能是施用了过多的氮肥。氮肥主要促进植物的茎叶生长,如果开花前氮肥过多,磷钾肥不足,植物就会“徒长”叶片,而把开花的任务抛诸脑后。浇水不当
在花芽分化期,如果盆土长期过湿,会导致根系呼吸受阻,影响花芽的形成。而在孕蕾期,如果盆土过度干燥,又会导致花苞脱落。没有“休眠期”或“休息期”
为了更好地开花,蟹爪兰在夏季高温期需要一个相对休眠的阶段,减少浇水施肥,让它充分休息。之后在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再逐步恢复养护,为开花做准备。如果一直高强度养护,植物没有得到充分休息,也可能影响开花。
促使蟹爪兰开花的“特殊处理”
既然我们找到了可能的原因,那对症下药就很关键了。以下是一些实用的促花措施,尤其是针对短日照的调整:
严格执行短日照处理(核心!)
- 操作方法: 从秋季(大约9月下旬到10月)开始,每天给蟹爪兰提供8-10小时的充足散射光(避免暴晒),然后在接下来的14-16小时内,让它处于完全黑暗的环境中。
- 如何实现?
- 遮光法: 每天傍晚将植株搬进完全黑暗的房间(比如储物间、衣柜),或者用不透光的黑色塑料袋、纸箱罩住,确保没有任何光线漏入。第二天早上再移出,接受散射光。这个过程需要坚持4-6周,直到看到花蕾形成。
- 位置选择: 将植物放在晚上没有灯光干扰的房间,或者远离电视、电脑、阅读灯等光源的地方。
适度控温
在短日照处理期间,尽量将环境温度保持在10-15℃。夜间温度稍低更有利于花芽分化。避免温度波动过大。合理施肥
- 促花肥: 从9月开始,停止施用高氮肥。改用磷钾肥比例较高的肥料,如磷酸二氢钾溶液(通常按1:1000的比例稀释),每7-10天喷施叶面或灌根一次,直到花蕾显色。
- 施肥周期: 在花期前(秋季)和开花期间施用磷钾肥,花期结束后进行一次补充氮磷钾的复合肥,促使植株恢复。夏季高温期应停止施肥。
精细化浇水
- 花芽分化期: 保持盆土稍微干燥一些,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过度潮湿会抑制花芽。
- 孕蕾期及开花期: 盆土保持湿润,但避免积水。空气干燥时,可以向叶面及周围环境喷雾增加湿度,但避免将水喷到花蕾上,以免腐烂。
必要的修剪与“休息”
- 花后修剪: 花期结束后,及时剪去残花和过长的枝条,既能节省养分,又能促发新芽,为下一年的开花做准备。
- 夏季休眠: 夏季高温时,将其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适当控水控肥,让植株进入半休眠状态,蓄积能量。
总结
您家的蟹爪兰今年不开花,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短日照条件被无意中打破了。它非常“讲究”作息时间,需要一个明确的白天和夜晚交替,尤其是夜晚的彻底黑暗。同时,结合适宜的温度、合理的磷钾肥补充和精细化的水肥管理,相信您的蟹爪兰很快就能重新挂满花苞,给您一个惊喜!别灰心,调整好这些条件,明年一定能再赏到繁花盛开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