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气温一路飙升,不少电动汽车车主心里都犯嘀咕:这大热天的,我的爱车电池会不会“热坏了”?电池寿命会不会因此打折扣?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高温环境下电动汽车电池的那些事儿,以及我们能做些什么来保护它。
高温,电动汽车电池的“隐形杀手”?
首先,高温确实是锂离子电池的“大敌”之一,这在电动汽车电池上也不例外。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加速化学反应,缩短寿命: 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和电极材料在高温下会变得更加“活跃”,加速副反应的发生。比如,电池正负极表面会形成一层叫做SEI(固体电解质界面)的薄膜,这层膜过厚会阻碍锂离子的传输,导致电池容量下降。高温会加速SEI膜的生长和分解,从而更快地损耗电池活性物质,让电池“未老先衰”。
- 内阻增加,效率降低: 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在高温下会产生更多的热量,进而进一步提高电池温度,形成恶性循环。内阻的增加不仅意味着充电和放电效率降低,浪费更多能量,还会让电池在工作时温度更高。
- 电解液分解,安全隐患: 极端高温下,电解液可能会分解产生气体,导致电池内压升高,甚至引发电池包鼓胀。虽然现代电动汽车都有完善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和散热措施来避免这种情况,但在长期高温且散热不佳的环境下,仍会增加安全风险。
- 功率受限,性能下降: 为了保护电池不因过热而损坏,BMS会在电池温度过高时限制电池的充放电功率。你可能会发现,在炎热天气下,车辆的加速性能不如平时,或者充电速度变慢了。
总而言之,高温就像是给电池按下了“快进键”,让它更快地走向衰老,表现为续航里程缩短、充电速度变慢,以及最终的电池寿命降低。
夏季用车,我们该如何“降温”?
既然高温是电池的“杀手”,那我们作为车主,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保护爱车电池呢?
- 停车有讲究,尽量找阴凉: 这点最简单也最有效!将车辆停放在地下停车场、有遮挡的车库或者树荫下,可以显著降低车内温度和电池温度。如果实在没有阴凉处,一块车载遮阳板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特别是挡住前挡风玻璃,能有效减少阳光直射带来的热量累积。
- 充电要“温柔”,避开高峰热:
- 避免高温快充: 尤其是在户外暴晒后,电池温度已经很高了,这时候如果立刻进行大功率快充,会让电池温度飙升,对电池损伤更大。可以先让车辆“歇会儿”,或者选择慢充。
- 选择夜间或清晨充电: 这些时段气温较低,更有利于电池散热,也能提高充电效率。
- 日常充电保持80%: 除非长途出行,日常使用时将电量保持在20%-80%之间,避免长时间满电或亏电停放,这都是保护电池的“黄金法则”。高温下更是如此,满电状态会让电池内部更“紧张”。
- 驾驶要平稳,减少急加减速: 激烈的驾驶习惯,如频繁急加速、急刹车,会使电池瞬间大电流放电或回收能量,产生大量热量。平稳驾驶不仅更安全,也能有效降低电池的负荷,延长电池寿命。
- 活用空调,为电池“降温”: 别以为只有人需要空调,其实很多电动汽车在高温环境下也会通过空调系统为电池包散热。当你开启车内空调时,部分冷却能力也会被用于电池冷却。如果你的车有“驻车空调”或“远程启动空调”功能,在停车时偶尔开启几分钟,也能帮助电池预先降温。
- 定期检查,关注BMS报警: 虽然我们看不到电池内部,但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BMS)一直在默默工作。如果出现任何电池故障灯亮起或者异常提示,一定要及时去售后检查。BMS会监控电池的温度、电压、电流等各项数据,一旦发现异常会及时报警并采取保护措施。
总结
现代电动汽车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了高温环境下的使用,电池包通常都配备了先进的液冷系统来维持电池在一个适宜的工作温度。所以,普通的高温天气并不至于让你的电池立刻“报废”。但作为车主,养成良好的用车习惯,积极采取措施,无疑能更好地保护电池,让它为你服务更久。毕竟,谁不想让自己的爱车“青春永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