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OOS

冬天开车真不用原地热车了?特别是新车 电喷 涡轮增压

0 37 爱车的老王 冬季热车原地热车汽车保养
Apple

嘿,哥们儿!冬天早上钻进冰冷的驾驶室,手冻得发僵,挡风玻璃上一层霜,心里是不是总有个念头:赶紧打着火,让车原地热乎几分钟再说?尤其是老一辈“司机”或者驾校师傅传下来的“经验”,总说冬天开车前必须原地热车,不然伤发动机。

但是!时代变了,技术进步了,现在满大街跑的都是电喷车,不少还是带“T”(涡轮增压)的。那这老规矩还适用吗?原地热车到底有没有必要?是不是反而对车不好?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事儿掰扯清楚,特别是针对咱们普通家用车主,尤其是那些对车不太懂、天天赶着送娃上学、自己上班打卡的朋友们。

先说说,为啥以前的车需要“原地热身”?

这得追溯到“化油器”时代。那时候的汽车,燃油供给系统没那么智能。天冷的时候,汽油雾化效果不好,混合气(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比例也不精准,发动机就容易抖动、熄火,开起来没劲儿。所以,原地怠速让发动机自己“咕嘟”一会儿,水温慢慢上来,化油器工作状态稳定了,汽油雾化好了,车才好开。

这就好比,大冷天你刚起床,非让你立刻跑个百米冲刺,肯定岔气儿吧?得先活动活动筋骨。以前的车就有点这意思。

现在的电喷车、涡轮增压车,情况大不同!

现在的车,早就普及了电子燃油喷射系统(EFI),就是咱们常说的“电喷”。这玩意儿可比老掉牙的化油器聪明多了!

  1. 精准控制喷油:电喷系统有一堆传感器(像空气流量计、水温传感器、氧传感器等等)和一个聪明的“大脑”(ECU,发动机控制单元)。冷启动时,ECU能根据当时的温度、进气量等信息,精确地控制喷油量和点火时机,保证发动机即使在低温下也能顺利启动并稳定运行。它会自动加浓混合气,提高怠速,就像给你冷天多穿件衣服一样,不需要你原地傻等它“反应过来”。
  2. 润滑不是靠怠速:有人担心冷车机油太稠,润滑不好,原地热车能让机油循环起来。没错,冷车机油是稠,流动性差。但现在的机油,尤其是合成机油,低温流动性已经做得相当好了。启动后,机油泵会迅速把机油送到发动机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位。只要你别一启动就地板油、拉高转速,正常的低速行驶,机油压力是完全足够的。原地怠速那点转速,机油泵的压力和流量反而相对较低,润滑效果不见得比低速行驶更好。
  3. 涡轮增压怎么说?涡轮增压器对润滑要求更高,因为它转速极高,工作温度也高。但同样道理,只要启动后机油能正常循环(通常几秒钟内就能建立油压),然后你温柔地开,别让涡轮一开始就疯狂工作(比如别深踩油门),润滑是没问题的。原地怠速对涡轮的预热和润滑也没啥特殊好处。

原地怠速热车,可能坏处还不少!

你以为是在爱车,实际上可能是在“瞎折腾”:

  1. 费油!赤裸裸地费油!怠速时,发动机运行效率很低,几乎不做功,但油还得一直喷。你想想,同样的时间,你开车可能都到单位楼下了,原地热车却只是烧掉了汽油,增加了你的油耗。
  2. 积碳!发动机的“慢性病”!冷车怠速时,混合气通常较浓,燃烧不充分,容易产生积碳,附着在气门、喷油嘴、燃烧室等地方。时间长了,积碳多了,会导致动力下降、油耗增加、启动困难等问题。本来想保养发动机,结果适得其反。
  3. 三元催化器很受伤!三元催化器是净化尾气的关键部件,它需要达到一定的高温(通常400℃以上)才能高效工作。原地怠速时,排气温度上升很慢,三元催化器迟迟达不到工作温度,不仅导致尾气污染物排放增加(冷启动污染占了很大比例!),长时间低效工作或被浓混合气“闷着”,还可能导致其堵塞、失效,更换一个可不便宜!
  4. 发动机磨损可能更大?这点有点争议,但有理论认为,冷车怠速时,由于燃烧不充分,部分未燃烧的汽油可能会顺着气缸壁流入曲轴箱,稀释机油,降低机油的润滑性能。虽然短时间影响不大,但长期如此,总归不是好事。
  5. 只热了发动机,其他部件还“冻着”!汽车是个整体,除了发动机,还有变速箱、差速器、轮胎、悬挂、各种轴承等等。你原地热半天,发动机水温可能上来了,但变速箱油还是冷的、稠的,轮胎还是硬的。开起来照样不顺畅,甚至可能增加传动系统的早期磨损。

那到底该怎么“热车”?—— 动态热车才是王道!

说了半天,结论来了:对于现在的电喷车、涡轮增压车,最好的热车方式是“动态热车”,也就是启动后,稍微等个几十秒(比如系好安全带、调整下后视镜、看看仪表盘有没有异常报警),然后就挂挡,温柔地开起来!

具体怎么操作?

  1. 启动:点火,让发动机运转起来。
  2. 短暂等待:大概30秒到1分钟。这个时间主要是让机油泵有足够时间将机油输送到各个关键部位,建立起正常的油压。你可以利用这点时间干点别的,比如系安全带,设置导航,或者如果你需要除霜,可以打开空调吹玻璃(但别开大功率暖风,会增加发动机负担)。
  3. 低速行驶:挂挡起步,保持低转速(比如2000转以内,具体看你的车和路况),平稳驾驶,避免急加速、急刹车。想象一下,就像你刚睡醒,先慢慢走几步,而不是立刻冲刺。
  4. 持续多久?一般开个几分钟,或者看到水温表指针开始动了(或者水温指示灯熄灭),就可以正常驾驶了。这时候,不仅发动机达到了合适的工作温度,变速箱、轮胎等其他部件也都在动态中逐渐预热了。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

  • 效率高:发动机在行驶中,负载比怠速高,升温更快。
  • 省油:减少了无效的怠速时间。
  • 减少积碳:行驶中的燃烧相对更充分。
  • 快速激活三元催化器:排气温度上升快,尽早开始净化尾气。
  • 全面预热:变速箱、轮胎、悬挂等都能一起活动开。

特别提醒几句

  • 极寒地区:如果你在东北那种零下二三十度甚至更冷的地方,原地稍微多怠速一会儿(比如一两分钟)可能有点帮助,让机油流动性稍微好一点点。但依然不建议长时间怠速,启动后尽快低速开走还是基本原则。
  • 柴油车:柴油车可能需要稍长一点的预热时间,具体请参考你的车辆说明书。
  • 新能源车:电动车不存在发动机热车问题,插电混动车在纯电模式下也不需要,只有在发动机启动时才涉及,原理和燃油车类似。
  • 车辆说明书是“圣经”:不同品牌、不同车型的设计可能有细微差别,最权威的建议永远是你的《车主手册》,花点时间看看关于冷启动的部分。

总结一下,给忙碌的你

别再纠结冬天要不要原地热车几分钟了!对于你那台现代化的家用车(无论是自吸还是带T的):

  1. 启动后等个半分钟到一分钟,让机油到位。
  2. 然后就挂挡走人,温柔地开,转速别太高,别猛踩油门。
  3. 开个几分钟,等水温上来,就可以正常驾驶了。

这样既省油、又环保,还能减少积碳,对你的爱车(包括发动机和三元催化器)都更好。那些早上赶时间送孩子、上班的朋友,完全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原地傻等上。赶紧试试看,告别“原地热车”的老习惯吧!

点评评价

captcha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