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OOS

孩子只爱电子产品,对文字不敏感?几招“无形”引导,让娃爱上阅读!

0 10 童心悦读 儿童阅读文字敏感度亲子共读
Apple

当今社会,孩子们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已是常态。作为家长,我们常常焦虑:屏幕光影变幻的吸引力,会不会让孩子对安静的文字失去兴趣?幼儿园老师也反映,许多孩子对阅读缺乏主动性,对文字的敏感度下降。这确实是个普遍的困扰。

那么,如何在电子产品无处不在的环境下,悄然无声地培养孩子对文字的敏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呢?即使家长日常繁忙,也能轻松融入生活,让孩子爱上文字的魅力。

1. 打造“润物细无声”的文字环境

  • 家中标示化: 在家里的物品上贴上简单的文字标签,比如“桌子”、“椅子”、“门”、“窗户”。孩子每天看到这些字,即使不认识,也会对文字的形状、结构有初步的印象。这是潜移默化的学习。
  • 触手可及的图书角: 不必是图书馆式的藏书,只需准备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绘本、读物,放在他们随手就能拿到的地方,比如沙发旁的小篮子、床头柜上。不要求孩子立刻阅读,只是让他们知道书是生活的一部分,可以随时翻阅。

2. 把文字融入日常生活的“碎片时间”

  • 一起“阅读”生活中的文字: 带孩子出门时,可以指着路牌、商店招牌、公交车上的数字,简单念出来。在家中,一起看食品包装上的名称、洗发水瓶上的字。这会让孩子发现,文字无处不在,而且有用。
  • 制作购物清单: 带着孩子一起列购物清单。哪怕是涂鸦,也可以在旁边写上“牛奶”、“苹果”等简单的字。在超市里,让孩子对照着清单找到对应的商品,并指出上面的文字。这既是亲子互动,也是文字启蒙。
  • 口语与文字的结合: 在和孩子对话时,可以多使用一些描述性的词语。比如,描述一个苹果“红彤彤的”、“圆滚滚的”、“脆脆甜甜的”。这不仅丰富了孩子的词汇量,也让他们感受到语言和文字的丰富性。

3. 让阅读成为一种轻松愉快的游戏

  • 不带压力的亲子共读: 每天抽出10-15分钟,和孩子一起读绘本。重点不是让孩子认识多少字,而是享受依偎在一起的亲密时光。读的时候可以夸张地表演,发出有趣的音效,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件好玩的事情。
  • “你指我读”或“我指你猜”: 在读绘本时,可以指着某个字问孩子:“你觉得这是什么字?”或者你读一个字,让孩子在书里找出来。这比单纯地背诵生字有趣得多,也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参与感。
  • 自制小故事书: 鼓励孩子画画,然后由家长根据孩子的画配上简单的文字,制作成独一无二的小书。这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想法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4. 巧妙利用电子产品,而非完全拒绝

  • 精选优质App和动画片: 并不是所有电子产品都是“洪水猛兽”。市面上有很多优秀的识字App、科普动画片,能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文字和知识。和孩子一起筛选,并控制使用时间。
  • 有声读物和广播剧: 让耳朵也参与进来。在孩子玩玩具、搭积木时,可以播放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有声故事、儿歌。这能帮助他们建立声音与文字的连接,提升听觉理解力。
  • 亲子约定“阅读时间”: 与其强行禁止,不如约定一个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比如,看完20分钟绘本,可以玩10分钟平板。让孩子明白,阅读是获取乐趣的一种方式,并非惩罚。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文字敏感度是一个漫长而愉悦的过程。它不需要严苛的计划,更不需要高强度的投入。关键在于将文字自然地融入孩子的生活,让他们在玩乐中接触、感受和爱上文字。从一点一滴开始,你会发现,小小的改变也能带来大大的惊喜。

点评评价

captcha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