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OOS

多肉越养越绿?想重现“果冻色”,补光是关键!

0 4 养肉达人小E 多肉植物补光上色
Apple

懂你那种看着多肉从艳丽变得翠绿的失落感!你猜测得没错,多肉颜色变绿、失去鲜艳的“果冻色”,最主要的原因确实是光照不足。但这背后其实藏着一点小小的植物学原理,搞懂了,你就能轻松让你的多肉重新焕发光彩!

为什么多肉会“越养越绿”?

这其实是多肉植物的一种自我保护和适应机制。

  1. 叶绿素增多,花青素减少: 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多肉为了抵御强光,会产生更多的花青素(一种红色、紫色或蓝色的色素),同时叶绿素(绿色色素)相对稳定。当光照不足时,多肉会努力增加叶绿素的含量,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来争取更多的能量,而花青素的合成则会减少甚至停止,这样一来,绿色自然就占据了主导。
  2. 徒长: 光照不足还会导致多肉为了寻找光源而疯狂向上生长,茎干拉长,叶片间距变大,株型变得松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徒长”。徒长的多肉,即便有颜色也显得不够紧凑美观。

如何通过补光让多肉重拾“果冻色”?

想让多肉重新上色,甚至变成梦寐以求的“果冻色”,核心就是模拟并提供充足的、特定光谱的光照。这里有几个关键点和实操方法:

  1. 选择合适的补光灯:

    • 全光谱补光灯: 这是首选。全光谱灯可以模拟太阳光的波长,包含红光、蓝光、绿光等,其中红光和蓝光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花青素合成至关重要。市面上很多专业的植物补光灯都是全光谱的,可以选择带散热片和调光功能的。
    • 避免使用普通LED灯: 家用LED灯虽然亮,但光谱不全,对多肉上色效果不明显,反而可能徒长。
    • 功率选择: 根据你的多肉数量和摆放面积选择合适的功率。一般来说,小面积家用可以选择20W-50W的补光灯。
  2. 补光灯的摆放距离:

    •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补光效果和多肉的安全。
    • 通常建议距离多肉叶片顶部15-30厘米。 距离过远效果不佳,距离过近可能导致叶片灼伤,特别是瓦数较大的灯。
    • 观察多肉反应: 刚开始使用时,可以从稍远距离开始,逐渐拉近,同时密切观察多肉叶片是否有发白、焦黄的灼伤迹象。如果出现,立即调远距离。
  3. 补光时长:

    • 每天补光10-14小时是比较理想的范围。 这可以模拟夏秋季节的日照时长。
    • 不要24小时不间断补光: 植物也需要休息,连续光照反而可能影响其生长节律。
    • 结合自然光: 如果你的多肉白天能接受到一些自然光(即使不强),补光时间可以适当缩短。例如,白天有4-6小时自然光,晚上可以补光6-8小时。
    • 定时器: 强烈建议使用定时器来控制补光灯的开关,这样可以保持光照时长稳定,避免忘记开关。
  4. 逐步增加光照强度:

    • 多肉植物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下,如果突然接受强光,可能会不适应甚至晒伤。
    • 循序渐进: 刚开始补光时,可以先从每天8-10小时、距离稍远开始,一周后再逐渐增加到10-14小时,并根据多肉反应调整距离。
    • 环境通风: 补光灯会产生热量,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夏季。
  5. 配合其他养护条件:

    • 控水: 多肉上色除了光照,适当的“虐”也很重要。在生长季(春秋)可以正常浇水,但在需要上色时(光照充足的前提下),适当控水能促进多肉内部积累色素,让颜色更鲜艳。具体表现为叶片微微发软,此时再浇水。
    • 昼夜温差: 较大的昼夜温差也有助于多肉积累花青素,这是为什么很多多肉在秋末冬初颜色最美的原因。
    • 营养: 健康的根系和适当的营养是多肉上色的基础。在生长季可以施用薄肥,但上色期不需要额外施肥,以免肥力过旺导致徒长。

小贴士:

  • 耐心是关键: 多肉上色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通常需要几周甚至一两个月才能看到明显效果。不要心急,持之以恒地补光和观察。
  • 多肉品种: 不同品种的多肉上色难度和效果不同。有些品种天生就容易出“果冻色”,有些则需要更严苛的条件。
  • 记录: 可以拍照记录多肉上色前后的变化,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成就感!

祝你的多肉早日重现美丽的“果冻色”!

点评评价

captcha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