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开发流程中,产品经理(PM)在排期时,常常会因为设计、开发、业务等多方压力而感到头疼。特别是当设计师提出某个设计改动时,如果仅仅停留在“用户体验会更好”的模糊描述,PM们确实很难将其量化,更难以评估优先级或说服老板投入资源。
但如果设计师能直接给出某个设计改动预期能带来的用户增长或收入提升数据,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不仅能极大帮助PM评估优先级,也是争取资源最有力的“武器”。那么,设计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将看似主观的“体验优化”转化为客观的“商业价值”呢?
核心思路:从“用户体验”到“业务指标”的映射
设计师要量化自己的工作,首先需要转变思维:设计不再仅仅是界面的美观或交互的流畅,它更是解决用户问题、达成业务目标的有效手段。因此,每一个设计决策都应该能够追溯到其对某个关键业务指标(Key Business Indicator, KBI)或用户行为指标的影响。
第一步:深入理解业务目标和关键指标
脱离业务目标谈设计效果是空中楼阁。设计师需要主动与产品经理、业务方甚至数据分析师沟通,清晰理解当前产品或功能的短期、长期业务目标是什么,以及衡量这些目标达成的关键指标有哪些。
- 用户增长? 对应指标可能是:新用户注册率、新用户激活率、日/月活跃用户数(DAU/MAU)、留存率。
- 收入提升? 对应指标可能是:转化率(如加入购物车、完成支付)、客单价、复购率、付费用户比例。
- 效率提升/成本降低? 对应指标可能是:用户完成某任务的时长、客服咨询量、错误率。
第二步:建立设计改动与业务指标的关联假设
在提出任何设计改动前,设计师需要先思考:
- 这个设计改动解决了用户什么痛点?
- 这个痛点的解决,会如何影响用户的行为?
- 用户行为的变化,会最终影响哪个业务指标?
例如:
- 设计改动: 优化注册流程,减少填写字段。
- 用户痛点: 注册流程繁琐,用户流失。
- 用户行为变化: 用户完成注册的意愿提高,放弃率降低。
- 业务指标影响: 新用户注册率提升。
第三步:量化预估设计改动的潜在影响
这是最关键也最有挑战的一步。它要求设计师不仅有设计能力,还要具备数据敏感度和一定的分析思维。
基线数据分析:
- 在改动前,获取当前相关指标的基线数据。例如,现有注册流程的完成率是50%。
- 这通常需要与数据分析师协作完成。
竞品分析与行业数据:
- 研究同类产品或行业报告,了解优秀产品的同类指标水平。
- 例如,某个成功产品的注册完成率达到70%,这可以为我们设定一个可参考的目标。
小规模用户测试/定性研究:
- 在设计初期,通过用户访谈、可用性测试等定性方法,收集用户对现有问题的反馈,并观察新设计草案是否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 虽然定性,但可以为后续的量化提供信心和方向。例如,观察到新设计下,5个用户中有4个能顺利完成注册,而旧设计下只有2个。
A/B测试(A/B Testing)/灰度发布:
- 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设计实现后,通过A/B测试将部分用户导向旧设计(对照组),部分用户导向新设计(实验组),对比两组用户在特定业务指标上的表现。
- 例如,A组注册率50%,B组注册率60%,那么新设计带来了10%的注册率提升。
- 在A/B测试结果出来前,设计师可以基于以上信息,对可能的提升幅度进行预估。例如,“我们预期通过优化注册流程,可以将注册完成率从50%提升到55%(结合竞品分析和用户测试的信心)。”
成本效益分析:
- 不仅要看收益,也要看投入。如果一个设计改动需要投入大量开发资源,而带来的收益微乎其微,那么其优先级就可能不高。
- 例如,提升1%的注册率,可能意味着每月新增1000个用户,如果每个用户生命周期价值是100元,那每月新增收益是10万元。这个收益能否覆盖开发成本?
第四步:用数据讲故事,而非仅仅罗列数据
拿到数据后,如何呈现给PM和老板至关重要。
- 明确目标: 首先指出本次设计改动要解决的业务问题和预期达成的业务目标。
- 痛点展示: 用数据和用户反馈描述现有问题的严重性。
- 方案介绍: 简洁明了地介绍设计改动方案。
- 数据支撑与预期:
- “基于对现有数据(注册完成率50%)的分析,结合竞品研究(行业平均70%)和前期用户测试结果,我们预期新的注册流程设计可以带来至少5%的注册率提升。”
- “如果以目前月均10万新用户访问量计算,这将额外带来5000名注册用户。”
- “若每位用户平均生命周期价值(LTV)为X元,则每月可为公司带来额外的Y元收入增长。”
- 风险与投入: 坦诚说明可能的风险和所需的开发/测试资源。
- 后续验证计划: 表明上线后会持续通过A/B测试等方式验证效果。
总结
设计师量化设计价值,不仅是为PM排期提供依据,更是提升自身在团队中影响力、证明设计对业务增长贡献的关键一步。这要求设计师从一开始就以业务目标为导向,主动拥抱数据,学会分析和预估,并最终用清晰、有说服力的语言将“体验”转化为“价值”。从“用户体验会更好”到“预期将提升X%的用户转化率,带来Y元的收入增长”,这不仅是沟通方式的改变,更是设计理念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