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OOS

多肉总烂根,浇水少也没用?你的配土可能“太肥了”!

0 6 多肉老司机 多肉植物烂根配土
Apple

看到你家多肉总是莫名其妙烂根,还觉得浇水已经很少了,是不是对配土产生了疑问?你这个问题真是太常见了,很多新手甚至养了一段时间的花友都会遇到!别急,咱们慢慢分析,你的直觉很可能就是对的——配土确实是大问题!

1. 浇水少≠不烂根:问题可能出在“湿漉漉”的时间太长

你说的“浇水很少”是事实,但多肉烂根不完全是浇水频率低就能避免的。关键在于浇完水后,盆土能保持“湿漉漉”状态多久。如果你的土壤排水透气性差,即使你一个月只浇一次水,但那次水下去之后,土壤可能需要两三周甚至更久才能彻底干燥,那么在这漫长的潮湿期里,多肉的根系就非常容易窒息腐烂。它们可不像普通植物那么喜欢潮湿。

2. 配土:颗粒土是多肉的“救命稻草”

你提到网上说要加很多颗粒,这绝对是非常正确的建议!而且,你的顾虑“怕它们营养不良”也是很多新手都会有的,但对于多肉来说,这种顾虑是有点多余的。

  • 为什么需要颗粒土?

    • 排水性: 颗粒土最大的作用就是提供良好的排水,让多余的水分迅速流走,避免积水。
    • 透气性: 颗粒之间有大量空隙,能让新鲜空气进入土壤,保证根系呼吸。根系如果缺氧,同样会腐烂。这比营养更重要!
    • 固定性: 颗粒土能很好地固定根系,让多肉站稳。
  • 颗粒土会造成营养不良吗?

    • 多肉对营养需求不高: 大部分多肉植物原产于贫瘠的荒漠或半荒漠地区,它们对土壤的营养要求非常低。过多的营养反而容易导致徒长、叶片变薄、抗性下降,甚至烧根。
    • 微量元素来自颗粒: 很多常用的颗粒土本身就含有一定的微量元素,比如赤玉土、鹿沼土、麦饭石等。
    • 少量有机质足够: 我们在配土时,并不是100%都用颗粒,通常还会加入一小部分泥炭土、椰糠或腐叶土等含有机质的介质。这一点点有机质就足够满足多肉的日常营养需求了。

3. 推荐的配土方案:告别烂根,兼顾生长

一般来说,颗粒土和泥炭土(或椰糠、腐叶土)的比例在7:3到8:2之间,是最稳妥且适合大部分多肉的配方。

  • 颗粒土选择: 鹿沼土、赤玉土、硅藻土、麦饭石、火山石、绿沸石、蛭石、珍珠岩等都可以选择几种混合使用。混合可以取长补短,增加土壤的立体结构。初学建议选赤玉土、鹿沼土、麦饭石这几款。
  • 有机土选择: 优质泥炭土或椰糠是常见的选择。

举个例子: 如果你的环境比较潮湿,或者你浇水比较勤快,可以颗粒比例调高到8:2甚至9:1;如果环境比较干燥,或者你想让多肉长得更快一些,可以调到7:3。

4. 除了配土,这些因素也很关键:

  • 花盆材质: 陶瓷盆、红陶盆等透气性好的盆器,比塑料盆、瓷盆更适合多肉。它们的盆壁本身就能“呼吸”,带走一部分水分。
  • 通风环境: 好的通风能加速盆土干燥,也能有效降低病菌滋生。把多肉放在开窗的阳台,或者用小风扇吹一吹,效果立竿见影。
  • 充足光照: 充足的阳光不仅能让多肉出状态,还能让它们更强壮,抵抗力更好。强壮的多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更强。
  • 正确的浇水姿势: “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等土壤彻底干透,甚至底部叶片略微发软时再浇水。浇水时一次浇透,让多余的水从盆底流出。

你的多肉烂根,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土壤排水透气性太差导致的。赶紧调整一下配土吧!换成高颗粒的土壤,你会发现多肉变得非常好养,烂根的烦恼也会大大减少。至于营养问题,多肉真的没你想的那么“娇气”,少量有机质就足够了,别让营养过剩成为新的烦恼哦!祝你的多肉健康生长,美美的!

点评评价

captcha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