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OOS

孩子阅读速度快但理解慢?试试这几个方法,让阅读真正“入脑”!

0 7 爱读书的小石头 阅读理解儿童阅读阅读技巧
Apple

作为家长,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读书那叫一个快,刷刷刷几页就过去了,你问他讲了啥,他却支支吾吾说不上来?别慌,这说明孩子阅读速度是上去了,但理解能力没跟上。阅读理解能力差,就像盖房子地基没打好,以后学习会很吃力。今天就来聊聊,怎么帮孩子把阅读理解能力提上去,让阅读真正“入脑”。

一、别光顾着“扫”,要学会“啃”!——精读的重要性

很多孩子阅读,尤其是读课外书,喜欢追求速度,像“蜻蜓点水”一样,快速浏览。这种方式对于获取大致信息可以,但要深入理解,就远远不够了。我们要引导孩子从“泛读”向“精读”转变。

什么是精读?

精读就是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遇到不懂的地方停下来思考,查阅资料,直到完全理解为止。精读就像“啃骨头”,虽然慢,但能把骨头里的营养都“啃”出来。

怎么进行精读?

  1. 放慢速度: 告诉孩子,阅读不是比赛,慢一点没关系。重要的是理解内容。
  2. 划重点,做笔记: 引导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用笔划出重要的句子、段落,或者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这些笔记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记住和理解内容。
  3. 查字典,解决生词: 遇到不认识的词语,不要跳过,一定要查字典,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准备一个生词本,专门记录遇到的生词。
  4. 反复阅读: 对于比较难理解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

举个例子:

比如孩子在读《小王子》: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

可以引导孩子思考:

  •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为什么只有少数人记得自己曾经是小孩?
  • 作者想表达什么?

通过这样的思考,孩子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而不是简单地“扫”过去。

二、变被动为主动——带着问题去阅读

很多孩子阅读是被动的,只是单纯地接受信息。我们要引导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内容。

怎么带着问题去阅读?

  1. 阅读前: 提前浏览一下文章,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然后,根据文章的标题、图片等,提出一些问题。例如,如果文章的标题是《恐龙的灭绝》,可以提问: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2. 阅读中: 带着问题去阅读,寻找答案。遇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可以重点阅读。
  3. 阅读后: 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如果找不到答案,可以重新阅读相关段落。

提问的技巧:

  • 从简单到复杂: 先提一些简单的问题,例如“谁”、“什么”、“在哪里”,然后再提一些复杂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怎么样”。
  • 开放式问题: 多提一些开放式问题,鼓励孩子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不要问“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谁?”,可以问“你觉得这本书的主人公怎么样?”

三、读完别算完,要“加工”一下——复述和总结

很多孩子读完书就完了,什么也不做。这样很容易忘记。我们要引导孩子对阅读内容进行“加工”,例如复述和总结。

复述:

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话把读到的内容讲出来。复述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怎么复述?

  • 抓住重点: 复述时,要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不要面面俱到。
  • 用自己的话: 不要照搬原文,要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 条理清晰: 复述时,要条理清晰,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

总结:

总结就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总结可以帮助孩子提炼文章的核心思想,提高概括能力。

怎么总结?

  • 抓住中心思想: 总结时,要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不要跑题。
  • 简洁明了: 总结的语言要简洁明了,不要拖泥带水。
  • 可以用关键词: 总结时,可以用一些关键词来概括文章的内容。

复述和总结的技巧:

  • 可以用思维导图: 用思维导图来整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复述和总结。
  • 可以和别人分享: 和别人分享自己读到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四、词汇量是基础——扩大词汇量的有效方法

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是词汇量。如果孩子词汇量太少,阅读时就会遇到很多生词,影响理解。

怎么扩大词汇量?

  1. 大量阅读: 阅读是扩大词汇量最有效的方法。通过阅读,孩子可以在语境中学习新的词语。
  2. 查字典: 遇到不认识的词语,一定要查字典,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准备一个生词本,专门记录遇到的生词。
  3. 使用词汇学习软件或APP: 现在有很多词汇学习软件或APP,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和记忆词语。例如,百词斩、扇贝单词等。
  4. 玩词汇游戏: 通过玩词汇游戏,可以增加孩子学习词语的趣味性。例如,成语接龙、你画我猜等。

扩大词汇量的小技巧:

  • 利用碎片时间: 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来学习词语,例如,坐车、排队等。
  • 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一个词汇学习计划,每天学习一定数量的词语。
  • 复习: 定期复习学过的词语,可以巩固记忆。

五、批判性思维——不盲从,有自己的思考

阅读理解不仅仅是理解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理解作者的意图,对文章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和判断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不会盲从,会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观点。

怎么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

  1. 提问: 鼓励孩子对文章内容提出问题,例如,“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论据是否充分?”
  2. 辩论: 可以和孩子进行辩论,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用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3. 比较: 可以让孩子比较不同文章的观点,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4. 分析: 引导孩子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等。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小技巧:

  •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这些观点与别人的不同。
  • 尊重孩子的观点: 尊重孩子的观点,即使你不认同。
  • 提供论据: 引导孩子用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六、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效率。

怎么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 选择安静的地方: 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避免外界干扰。
  • 保持舒适的温度和光线: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线,让孩子感到舒适。
  • 准备必要的工具: 准备必要的工具,例如,笔、纸、字典等。
  • 排除干扰: 排除干扰,例如,关掉电视、手机等。

创造阅读环境的小技巧:

  • 营造阅读氛围: 在家里营造阅读氛围,例如,摆放一些书籍,一起阅读。
  • 定期带孩子去图书馆或书店: 定期带孩子去图书馆或书店,让孩子接触更多的书籍。

总结

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持之以恒,相信孩子一定能够爱上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到你!记住,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和坚持。加油!

点评评价

captcha
健康